《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创刊于1931年,与环球时报同为中国大陆唯有的两家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之一。《参考消息》日均发行量400多万份,它也是现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世界排名第五。现在的报名题字是从鲁迅的手迹中选出后剪接集成的。
《参考消息》是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日报.创刊于1931年,历史长达80年。《参考消息》每天及时选载世界各国(地区)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上的最新消息、评论的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台湾等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各方面的最新情况。《参考消息》是一份以提供“境外的声音”为特色的国际国内时政报纸。对外电、外报的翻译讲究“原汁原味”,力求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报道国际新闻,突出“参考”特色,为国人提供了一个用“外人”眼光看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参考消息》是在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周恩来总理具体主持下,于一九五七年三月一日由书版型内部刊物改为报纸面世的。报纸内容主要来源于外电、外报和台、港、澳报刊。四十年来,这张报纸从不同角度客观反映国际政治外交风云变幻;全面介绍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动态,为中国人民观察外部世界情况,打开了窗口,开阔了视野,因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
1960年代,周恩来成了《参考消息》实际上的总编辑。《参考消息》上几乎每天都刊登很有分量的外国评论员分析国际关系、形势的文章,相当一部分是周恩来亲自从《参考资料》中选出并指示《参考消息》刊登的,甚至有的文章登在哪个版,他都指示清楚。1967年5月28日,周恩来说:《参考资料》报喜不报忧。不登敌人骂我们的一些东西,人们就不知道多方面的情况。不要“怕”字当头,不要怕群众造你们的反。1970年6月29日,周恩来说:毛主席交代过,《参考资料》不要自己标标题,原来怎么标就怎么标,让读者自己判断。9月2日,周恩来说:“《参考消息》主要是正面的,也要选登反面材料,使大家有所比较,否则不能起广泛教育作用。”1973年6月15日,周恩来说:《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
1985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开放《参考消息》,使得所有中国人都可以订阅。为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1984年底,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和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先后作出批示,国家教委在1985年1月还发出文件,要求全国高等院校校方给所有学生每间宿舍订一份《人民日报》和一份《参考消息》。1986年8月,《参考消息》专门开了发行会议,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国家教委和邮政总局都派人参加了。这大概是最后一次行政力量支持《参考消息》的发行工作。就在此次会议前的1985年1月1日,《参考消息》报头下的“内部刊物”4个字已经中宣部同意变成了“限国内发行”。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参考消息》只是供中高层领导人看的,是《参考资料》的一个“摘要版”,经过改革开放的演变,两者渐行渐远,已经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版本,《参考资料》成为《参考消息》的一个“补充版”。
1993年时期发行量一度曾突破300万份。但是随后参考消息逐渐加强了对内容的过滤和控制,其倾向性逐渐明显。其权威地位已被新华社另外编发的《参考资料》(俗称“大参考”)取代。“小参考”系指拥有广大读者的《参考消息》报。从1957年《参考消息》报问世开始,它就是从《参考资料》(参编部的主要产品,只供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及有关单位阅读)中选材。形象地说,《参考消息》是《参考资料》的“摘要版”,《参考消息》的编辑工作是《参考资料》的深加工工作。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参考消息》读者所能知道的信息,必须局限于中央已经知道的信息范围内,超前知道是不允许的。[4]改革开放初期,专辑工作的改革是:换了招牌,从《参考资料专辑》改成《参考消息专辑》;发行对象也从随其他内部刊物订户免费发送改为面向社会。《参考消息专辑》的内容仍是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大任务选材:保卫世界和平、实现四个现代化、统一祖国。
发行量第一是《参考消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的一块金牌。在当今全国6000多种报纸中,《参考消息》日均发行量以340多万份独占鳌头,而且超过300万份的独此一家。《参考消息》曾于1979年4月以908万创下中国报纸发行量最高纪录。新世纪以来,《参考消息》仍以其独特魅力保持着发行量第一的地位,这说明《参考消息》在新世纪仍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登报联系电话:010-51058285 13701118485 qq:12559007 联系杨老师
|